學習科學發展觀
鄭元豹
科學發展觀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回答了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后,我們現在面臨了 “為什么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和“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深刻揭示了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
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實現過去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依靠勞動者素質提高、依靠管理創新的重大轉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首先,我們要緊密結合時代發展學習科學發展觀。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始終是維護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的。所以,我們要從黨維護人民利益的角度來理解科學發展觀。
維護人民的利益,首先要實現充分就業,企業是就業的主要載體,黨和國家支持企業發展,企業通過不斷發展來維護員工的利益。與之相輔相成的,員工通過勞動來維護企業的利益,企業通過擴大就業和增加納稅來維護國家的利益。
改革開放初期,小平同志講,摸著石頭過河,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發展就是硬道理。這是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這個時期,國民經濟很多領域都是一窮二白的,是產品短缺經濟。所以,不管是否有污染、不管是否低附加值、不管是否重復投資、先發展起來再說。
經過建國六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制造業不僅填補了國內的空白;而且,全世界都是中國制造的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產品經濟也由短缺趣向飽和。因為發展過快帶來的弊病也突出地表現了出來。環境破壞和資源約束在加劇,區域間的不平衡和社會收入的差距也在加大。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樹立科學發展觀,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產物,是為了更好地維護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的劃時代的執政綱領。
二
什么是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科學的發展觀。“全面”,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面進步;“協調”,就是要“五個統籌”, 既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在現代化建設中,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生態文明、良性循環、永續發展。
在工業經濟領域,科學發展就是要調整、整頓產業結構中低附加值、重復投資、高污染、高消耗的,就是要保護環境、保護大氣層。就是要提升品牌的附加值、提升市場的附加值,提升技術的附加值。
科學發展觀貴在“科學”,旨在“發展”。離開發展“第一要義”,就無所謂發展觀。不發展不行,發展慢了也不行,但發展必須把握和運用現代化建設規律。否則,現代化建設就難以順利推進,甚至會走彎路。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聯系的各方面重大關系,發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開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緊緊抓住和充分用好戰略機遇期,順利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
民營經濟也是百姓經濟,只有把蘊藏的民資潛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把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巨大創造力發揮出來,進一步優化環境,放寬市場準入,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才能形成全方位發展民營經濟的新局面。
民營經濟面臨的最大任務就是要提高企業整體素質,要通過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科技人才創新和環境創新,把民營企業真正做強、做大、做優,真正形成一批綜合實力強、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抗風險能力強的民營經濟帶,培育成國民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
三
推動民營經濟科學發展,需要全社會的扶持和鼓勵,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用人環境、生活環境是重要的保證。什么地方五大環境好,什么地方就會形成強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就會形成經濟發展優勢明顯的“洼地”效應,就會帶來社會的快速發展;民營經濟是“候鳥”經濟,它是用腳“投票”的,哪里的五大環境好,哪里政府服務好,它就到哪里去繁育發展。可以說,五大環境的突破是民營經濟發展最根本的突破,這是由民營經濟的內涵屬性決定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發展民營經濟,最緊迫、最重要、最為必要的是為發展民營經濟創造寬松和諧的政策環境。切實解決好政策落實的利益和體制障礙問題。打破政策“瓶頸”,堅持與時俱進,敢于突破一切舊框框。要
堅持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未明令禁止的,凡是允許外資經營的,凡是國有、集體資本退出的領域,都允許民營資本進入;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速度、不限經營方式、不限經營規模,要想方設法拓寬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
四
推動民營經濟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全新的命題,更是一個重大的指導方針。它同過去所講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相比,其內涵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增長方式”到“發展方式”的改變,更為深刻地揭示了科學發展的內在規律,更加符合“又好又快”的本質要求。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的民營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占據了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但是,民營經濟發展本身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一是堅持走新型工業道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細化深化專業分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培育和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二是以節能減排為切入點,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發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產業,加快改造重點耗能產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構建節能型產業結構,加強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大力推廣清潔生產、綠色工業和綠色消費模式,實現資源的多次合理利用和對環境的有效保護。
三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企業技術研發和創新基地建設。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和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品牌集聚效應、整合資源、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重要作用,培育更多的名牌產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企業。
五
要用科學發展觀應對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到來,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特別是美國一些赫赫有名的企業遇到的危機讓我們也在反思自己。企業始終是要用產品來服務受眾的,最能說服人的還是產品本身。因此,我們要更加注重提高質量,更加注重基礎管理,更加注重將知識和技術、品牌和文化等無形資產做為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
早在2005年,我們人民電器就在開始著產品轉型、結構升級工作,主要產品正在由傳統的低壓電器向現代的高壓、超高壓轉變,主要產業也在由輕工向重工升級。幾年來,我們在轉型升級方面已經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造船、冶金、會展、城市建設、電子商務、現代服務等產業發展都取得了相當的成績,一些新興企業已經或者正在成為人民電器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后,人民電器將面臨著更加艱巨的發展任務。
一是要提升傳統產業。低壓電器要重點開發環保化、智能化、網絡化、通訊化、無圖化、高效化的產品,淘汰工藝落后、體積大、能耗高、耗材多、污染環境的產品。
二是要實現產業升級。電器主業向高壓、超高壓方向發展,在超高壓制造基地全面達產的基礎上,建立電器技術中心。從而確定研發能力最強、產能規模最大的電器行業領軍企業的地位。
三是要壯大多元產業。調整產業結構,由輕向重發展。水利能源、礦山開采要做大做強,實現規模化經營;船舶制造、地產開發要又好又快,實現品牌化擴張。
四是要實現資本運營。完成制造業市場走向資本市場的轉變,經過三到五年的運作,逐步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取代股本投入,實現股本結構社會化,成為一個社會性、現代化的股份制企業。
金融危機以后,創新意識不強、研發能力不高、產品結構落后的企業,肯定會面臨淘汰出局的危險;同時,繼續生存下來的優秀民族企業肯定會面臨一輪新的更大的發展機遇。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抓住機遇、堅持創新、開拓進取,肩負偉大使命,堅持科學發展,體現社會價值,全面開創民族電器事業新的紀元!
(本文是作者在集團黨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根據記錄整理,未經作者審閱)